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与北疆艺术中心共建实习实践基地构筑文化互鉴新高地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4-27   浏览:

2025 年 4 月 16 日,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与北疆艺术中心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 “哈斯巴更丝绸之路音乐艺术馆” 举行 “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实习实践基地” 揭牌仪式。此次合作以 “一带一路” 倡议为指引,通过整合高校教育资源与艺术平台优势,搭建起国际文化交流的创新桥梁,为深化人文交流、推动文明互鉴注入新动能。

活动当日,国际交流学院武海燕院长、郑月锋副院长携来自俄罗斯、蒙古国等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 20 余名中外学生代表,走进这座收藏着 3 万余件世界音乐文化艺术珍品的宝库。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内蒙古音乐文化艺术文物收藏家哈斯巴更老师,以其跨越国界的艺术收藏,为中外学生们呈现了一场多元文化音乐盛宴。当各国学生在馆内发现本国传统乐器时,文化共鸣被瞬间点燃。俄罗斯学生轻抚三角琴琴身,蒙古国学生热情讲解马头琴的独特韵味,现场化作不同文明交流对话的生动课堂。中国学生也积极参与其中,分享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中外学生互动频繁,共同感受文化交融的魅力。

实习实践基地的建立,标志着双方在三大核心领域的深度合作正式启航。在国际文化交流板块,基地将依托丰富的艺术藏品资源,常态化开展多国艺术互鉴活动,打造中外学生文化实践的沉浸式场景;在北疆文化传播领域,双方将共同探索草原文化数字化展示、艺术衍生品开发等创新路径,推动地域文化走向世界舞台;而在人文交流合作层面,基地将深化中蒙俄经济走廊文化纽带作用,助力万里茶道文化复兴,以艺术为媒促进区域文化共同体建设。

实习实践基地为中外学生搭建了汉语学习与文化实践深度融合的平台。活动现场,学生们不仅用汉语分享各国音乐文化特色,更将课堂所学转化为生动的乐器讲解与演奏体验,汉语表达能力在跨文化交流中得到显著提升。武海燕院长表示,学院期待以实习实践基地为依托,培养更多兼具语言能力与文化素养的 “民间文化使者”,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双向奔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