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凝聚民族情,共筑团结梦—— 我院扎实开展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系列活动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5-10-16   浏览:

为深入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响应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号召,近期,我院精心策划、统筹推进,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主题活动,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校园沃土中生根发芽,为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注入强劲动力。

一、专题讲座:书记领学,筑牢思想根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学生的重要使命……” 学院党委书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争做新时代民族团结践行者”为题,为2025级学生带来了一场深刻的专题讲座。

讲座中,屈原书记结合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历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新时代青年如何践行民族团结使命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他用生动的案例讲述了各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动人故事,强调学院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要始终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 “五个认同”。

在场学生认真聆听、仔细记录,纷纷表示讲座内容深入浅出、引人深思,让自己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今后会将民族团结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大局。

二、汉字听写大赛:以字为媒,传承文化根脉

“‘民族团结’的‘团’是全包围结构,笔顺要注意先写竖再写横折钩……” 在学院举办的学生汉字听写大赛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来自不同专业、不同民族的参赛选手们聚精会神,手持钢笔,在答题纸上认真书写着与中华文化、民族团结相关的汉字词语。一个个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民族情感的汉字,不仅考验着选手们的语言文字功底,更让大家在提笔书写的过程中,深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各民族文化交融共生、共同构成中华文化宝库的深厚底蕴。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获奖选手表示,此次大赛不仅提升了自己对汉字文化的热爱,更让自己在准备过程中主动学习了更多与民族团结相关的知识,明白了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今后会更加主动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民族团结的践行者。

三、影片观看:铭记历史,凝聚奋进力量

为引导师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学院组织师生观看了历史纪录片《731》。影片以详实的史料、珍贵的影像,揭露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在二战期间犯下的反人类罪行,还原了那段沉重而屈辱的历史。观看过程中,现场气氛庄严肃穆,观影全体师生被影片中的历史场景深深震撼,内心充满了对和平的珍视和对民族复兴的渴望。

观影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通过观看影片,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家强大、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今后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把对历史的铭记转化为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的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故事分享会:传递真情,共话团结心声

在学院开展的学生民族团结故事分享会上,大家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互帮互助、温情交融的真实故事。这些跨越民族的真情故事,没有轰轰烈烈的情节,却在一个个平凡的瞬间里,展现出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信任与温情。台下师生认真聆听,不时被故事中的细节打动。大家纷纷表示,这些故事就发生在身边,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各民族一家人”的深厚情谊,也更加明白民族团结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体现在日常交往的点滴关怀中。

分享会最后,学院党委书记屈原表示,希望通过这些真实的故事,让更多同学主动关注、参与到民族团结实践中,无论是支教帮扶、志愿服务,还是日常与少数民族群众的交往,都能以真诚换真心,用行动传温情,让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之花越开越艳。

此次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学院校园文化生活,更让全院师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增进了民族情感、凝聚了团结力量。下一步,学院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持续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图文:国际交流学院党委 编辑:索婷  初审:代鸿雁  复审:郑月锋  终审:屈原